注册名:

密码:

个人注册

企业注册

商务申请

商务管理平台

企业管理平台

个人管理平台

我的工控博客

中国工控网www.chinakong.com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控论坛 | 经验视点 | 工控商务 | 电气手册 | 工控博客 | 招聘求职 | 网上调查 | 企业中心 | 供求信息 | 资料中心 | 工控书店

所在位置:工控论坛 -- PLC论坛 -- 三菱PLC论坛 -- PLC应用

中国工控网搜索:

 自动化企业招聘

更多..

 登陆:密码:  注册  密码

搜索:

发表人:laobao1998 发表时间:2005/9/12 15:13:00  

 

 本栏论题: 使用三菱可编程控制器实现油压机精确定位  [3401]

    使用三菱可编程控制器实现油压机精确定位
    油压机压力均衡,与同等压力的机械压力机相比,具有机构简单、体积小、压力恒定等优点,所以在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普通油压机的行程是靠电器行程开关来限位的,由于行程开关的开合是靠挡块,挡块位置、形状等等都能影响行程开关的开合时间。还有活塞的运动速度也直接影响行程开关的开合,使得油压机工作台每次停靠的位置也就很难准确。我们曾经实验过,空载情况下,反复测量每次工作台的位置,误差至少都在0.5毫米以上。即使是使用感应行程开关,由于存在感应的过渡时间,所以也好不了多少,很难实现精确定位。在生产中,通常的作法是通过调整压力继电器来控制被压制产品的尺寸,而将行程开关抛在一边,这实在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利用三菱FX1N系列微型可编程控制器的高速计数器功能,采用合适的传感器,可以实现油压机的精确定位,达到机械式精压机的精度(0.02—0.05毫米)。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油压机的使用价值。
    最好的方法当然是采用光柵传感器, 光柵传感器精度高,与三菱FX1N系列微型可编程控制器配合后,重复位置精度可以达到0.02毫米,甚至更高。采用光电编码器效果也不错,市面上有一种拉线式编码器,精度可以达到0.04毫米。也可以满足一般产品生产的要求。无论是光柵传感器、还是光电编码器,它们和可编程控制器组成的数字式开关,反应迅速、准确,自然控制精确度就高。
    要实现精确定位,油压机的油路也要作一定的改进,在停止运动之前,要能够实现减速运动。
   
   

以下是关于《使用三菱可编程控制器实现油压机精确定位》论题的回复(共9篇)

回复人:seaok 

 回复时间:2005/9/14 13:09:00

支持(620) | 反对(819)

 

    回复:个人意见

    我也觉得传感器是提高了一部分的检测的精度,但是在时间的反映上,执行机构并没有改变,所以要提高定位精度,检测是一部分,但是执行机构才是最重要的

回复人:工程师 

 回复时间:2005/9/13 8:24:00

支持(552) | 反对(576)

 

    回复:反驳你的观点(你的定位精度丝毫未改变)

    反驳你的观点(你的定位精度丝毫未改变)
    首先肯定一点,你的方案(采用光栅传感器)在系统可靠性和调节行程的方便性上,的确上了一个等级。但是,定位精度丝毫未改变。
    之所以未改变,是因为系统的执行机构没有改变。无论光栅还是行程开关仅仅是发出信号。在这一点上,他们所起到的作用和精度是一样的,不一样的就是可靠性和调节的方便性。
    因此,单纯在精确定位上谈论你的系统如何如何的好,那就大错特错了。

回复人:wzm95 

 回复时间:2005/9/22 8:58:00

支持(420) | 反对(450)

 

    回复:赞同!

    赞同!

回复人:有机物 

 回复时间:2005/9/17 15:43:00

支持(420) | 反对(459)

 

    回复:赞同!

    赞同!

回复人:changjiang 

 回复时间:2005/9/16 20:39:00

支持(712) | 反对(666)

 

    回复:比较赞同!检测提高,精度有所提高,但甚微!!!

    比较赞同!检测提高,精度有所提高,但甚微!!!

回复人:hage 

 回复时间:2005/9/14 15:34:00

支持(425) | 反对(389)

 

    回复:同意工程师的观点,执行机构是决定系统精度的最关键因数。

    执行机构是决定系统精度的最关键因数。

回复人:zhangjunwe 

 回复时间:2005/9/13 8:37:00

支持(363) | 反对(619)

 

    回复:有道理。

    不讨论的话,还意识不到!

回复人:yinkangjia 

 回复时间:2008/4/2 21:22:00

支持(582) | 反对(693)

 

    光改进检测部分是无济于事的.我是做气液增力设备的.对气油控制比较熟悉.达不到上面那种效果的.

回复人:叶生 

 回复时间:2010/12/12 20:29:00

支持(365) | 反对(516)

 

    赞同!

如果要回复本栏论题,请首先中国工控网www.chinakong.com

·如果你已经是中国工控网www.chinakong.com成员,请直接登录。

·如果你还不是中国工控网www.chinakong.com成员,请首先注册,注册为免费!

注册名:

密  码:

           注册中国工控网www.chinakong.com
           忘记密码

关闭该窗口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项目     广告联系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意见反馈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2023-2025 中国工控网(www.chinakong.com)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657号

管理员信箱:chinakong98@163.com  服务热线:13525974529

洛阳博德工控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    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