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名:

密码:

个人注册

企业注册

商务申请

商务管理平台

企业管理平台

个人管理平台

我的工控博客

中国工控网www.chinakong.com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控论坛 | 经验视点 | 工控商务 | 电气手册 | 工控博客 | 招聘求职 | 网上调查 | 企业中心 | 供求信息 | 资料中心 | 工控书店

所在位置:工控论坛 -- 低压电器论坛 -- 低压电器论坛(非专题)

中国工控网搜索:

 登陆:密码:  注册  密码

搜索:

发表人:qilud 发表时间:2005/10/8 17:03:00  

 

 本栏论题: 防暴电器在结构上和普通电器有和区别?  [9259]

    防暴电器在结构上和普通电器有和区别?比如断路器、接触器、电机等。

以下是关于《防暴电器在结构上和普通电器有和区别?》论题的回复(共13篇)

回复人:轻轻点水 

 回复时间:2005/10/10 9:04:00

支持(1134) | 反对(1214)

 

    回复:防爆原理

    电气设备引燃可燃性气体混合物有两方面原因:
    一个是电气设备产生的火花,电弧。
    另一个是电气设备表面(即是可燃性气体混合物相接触的表面)发热。
    对于设备在正常运行时能产生电弧、火花的部件放在隔爆外 壳内,或采取浇封型、充砂型、充油型或正压型等其他防爆型式就可达到防爆目的。而对于增安型电气设备 是对在正常运行时不会产生电弧、火花和危险高温的设备,如果在其结构上再采取一些保护措施,尽力使设 备在正常运行或认可的过载条件下不会发生电弧、火花和过热现象,就可进一步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因此这种设备在正常运行时就没有引燃源,而可用于爆炸危险环境。

回复人:zhangs 

 回复时间:2005/10/10 3:08:00

支持(1362) | 反对(1404)

 

    回复:隔爆型电气设备结构与原理

    (一)防爆原理
   
   
    隔爆型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是:将电气设备的带电部件放在特制的外壳内,该外壳具有将壳内电气部件产生的火花和电弧与壳外爆炸性混合物隔离开的作用,并能承受进入壳内的爆炸性混合物被壳内电气设备的火花、电弧引爆时所产生的爆炸压力,而外壳不被破坏;同时能防止壳内爆炸生成物向壳外爆炸性混合物传爆,不会引起壳外爆炸性混合物燃烧和爆炸。这种特殊的外壳叫“隔爆外壳”。具有隔爆外壳的电气设备称为“隔爆型电气设备”。隔爆型电气设备具有良好的隔爆和耐爆性能,被广泛用于煤矿井下等爆炸性环境工作场所。隔爆性电气设备的标志为“d”。
    隔爆型电气设备除电气部分外,主要结构包括隔爆外壳及一些附在壳上的零部件,如衬垫、透明件、电缆(电线)引入装置及接线盒等。
    根据隔爆型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我们知道隔爆外壳应具有耐爆和隔爆性能。所谓耐爆就是外壳能承受壳内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时所产生的爆炸压力,而本身不产生破坏和危险变形的能力。所谓隔爆性能就是外壳内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时喷出的火焰,不引起壳外可燃性混合物爆炸的性能。为了实现隔爆外壳耐爆和隔爆性能,对隔爆外壳的形状、材质、容积、结构等均有特殊的要求。
   
   
    (二)防爆措施
   
   
    隔爆型电气设备主要在煤矿井下爆炸危险工作场所使用,其使用环境场地狭窄,搬运困难,并有岩石、煤块冒落、撞击的危险,其外壳不仅要具有耐爆性,还应具有足够机械强度,才能保证设备外壳在发生内部爆炸或受到外物撞击时,外壳不发生严重变形或损坏。为此,常在煤矿井下采掘工作面工作的隔爆型电气设备的隔爆外壳必须采用钢板或铸铁构成,但其他零部件或装配后冲击不到的或容积不超过2L的电气设备,可用HT25-47灰铸铁制成。对于I类非采掘工作面用隔爆外壳也可以用HT25-47灰铸铁制成。对于容积不大于2L的外壳,也可以采用工程塑料制成,这种材料具有易成型、易切削加工,比重轻、易于制造等优点,但使用这种材料作隔爆外壳时必须注意到塑料在高温下易发生分解和变形的性质。因此,在具有大量热源和能发生大电弧的电气设备上不宜使用塑料外壳。
    隔爆外壳的几何形状是多样的,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在相同容积、不同形状的隔爆外壳中,非球形外壳中的爆炸压力比球形外壳中压力低,即球形外壳的爆炸压力最大,而长方体外壳爆炸压力最小,外壳内的爆炸压力是随着容器形状的不同而改变。这是因为随着外形散热表面积的增大而降低了爆炸压力。因此,隔爆外壳以采用长方形外形为宜,这样可以提高外壳的耐爆能力。
    隔爆外壳的容积也是设计隔爆外壳的关键。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在其他条件都一定的情况下,隔爆外壳的容积与外壳内的爆炸压力无关,容积对压力的影响不大。因此在设计制造隔爆外壳时就可以在满足设备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小隔爆外壳的体积,既保证了外壳的耐爆性又减小了
    体积、减轻了重量,更便于在煤矿井下特殊环境中使用。
    一般隔爆外壳大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空腔组成,且空腔间是连通的,因此在外壳内爆炸性混合物发生爆炸时将会产生压力重叠现象,也就是当一个空腔里的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时,会使另一个空腔里的爆炸性混合物受到压缩,而使压力增高。如果这个空腔再爆,将会出现过压现象,形成多空腔压力重叠,隔爆外壳的耐爆性将受到威胁。因此,在设计制造隔爆外壳时应尽量避免采用多空腔结构,如果无法避免这种结构则应尽量增大各空腔间联通孔的面积。因为多空腔压力重叠的过压大小与两空腔容积比以及连通孔断面积有关。当两空腔容积比一定时,连通孔断面积越大,过压就愈小,从而增加外壳的耐爆性能。另外,外壳的长、宽、高尺寸之比也不要过大,以免造成外壳内的压力重叠现象。
    隔爆型电气设备的隔爆外壳不但具有耐爆性还应具有隔爆性。隔爆外壳如何实现隔爆作用,这是研究隔爆型电气设备的关键。我们知道,由于加工、制造、使用、维修等方面的需要,无论何种形状的隔爆外壳,都不可能是一个“天衣无缝”的整体,而是由几部分和各种零件构成的。各部分以及零件之间都需要联接,而联接的缝隙势必会成为外壳内的爆炸性产物穿过的途径。如果对这些联接的间隙不作特殊规定和技术要求,那么穿过间隙的壳内爆炸产物就要引燃壳外周围爆炸性混合物,其后果不堪设想。为了阻止壳内爆炸性混合物爆炸生成物引燃壳外周围的爆炸性混合物,就必须在外壳的各接合处,也就是联接间隙采取一些特殊有效的措施,实现外壳隔爆性能。通常把互相联接的接合面称为“隔爆接合面”,简称“隔爆面”。而隔爆面之间的间隙称为“隔爆接合面间隙”,简称“隔爆间隙”。隔爆间隙的大小是隔爆外壳能否隔爆的关键。通常隔爆面是采用法兰连接的隔爆保护方式。隔爆结合面间隙有多种结构:平面形结构(开关大盖与壳体、接线盒与壳体),圆筒形结构(电动机端盖与机座、转轴与转孔),平面加圆筒形结构(煤电钻接线盒盖与接线盒),曲路(迷宫)结构(原苏联进口的开关大盖与壳体),螺纹结构,衬垫结构(照明灯罩与金属

回复人:001001 

 回复时间:2007/7/6 21:23:00

支持(1265) | 反对(1053)

 

    火花,电弧

回复人:001001 

 回复时间:2007/7/6 21:29:00

支持(1881) | 反对(1346)

 

    xuewen 很深

回复人:001001 

 回复时间:2007/7/6 21:31:00

支持(996) | 反对(1041)

 

    防爆原理
   
    电气设备引燃可燃性气
   

回复人:lijundlgq 

 回复时间:2007/7/8 22:18:00

支持(1206) | 反对(1214)

 

    防爆型电气设备主要在有可燃气体的工作场所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隔绝可燃气体进入电器设备的接触点位置,防止电器设备闭和或断开时产生的电弧将可燃气体点燃或引起可燃气体爆炸,防止事故发生。

回复人:xj2007 

 回复时间:2008/1/14 17:07:00

支持(967) | 反对(1019)

 

    学习了,谢谢.

回复人:looloo 

 回复时间:2009/10/30 11:02:00

支持(1213) | 反对(1109)

 

    oh yeah

回复人:gxmfxryf 

 回复时间:2009/12/27 16:13:00

支持(1031) | 反对(1169)

 

    学习了,谢谢

回复人:gongkongzs 

 回复时间:2010/3/27 21:56:00

支持(1181) | 反对(914)

 

    不错又学一招谢啦

回复人:杨柳1 

 回复时间:2010/6/2 20:04:00

支持(897) | 反对(1363)

 

    谢谢

回复人:linpengwan 

 回复时间:2010/12/16 11:11:00

支持(1016) | 反对(1033)

 

    学习了,长进了!

回复人:keyboy159 

 回复时间:2013/2/27 23:32:00

支持(879) | 反对(1139)

 

    工控行业的翘楚年年有!
    倾囊相授多年PLC技艺的机会不常有!
    详情加群:42366817

如果要回复本栏论题,请首先中国工控网www.chinakong.com

·如果你已经是中国工控网www.chinakong.com成员,请直接登录。

·如果你还不是中国工控网www.chinakong.com成员,请首先注册,注册为免费!

注册名:

密  码:

           注册中国工控网www.chinakong.com
           忘记密码

关闭该窗口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项目     广告联系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意见反馈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2023-2025 中国工控网(www.chinakong.com)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657号

管理员信箱:chinakong98@163.com  服务热线:13525974529

洛阳博德工控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    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