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发表人:weinand |
发表时间:2007/8/3 11:11:00 |
|
|
本栏论题: |
最精确的控制是“手动控制”还是“自动控制”(技术讨论) [126966] |
对“手动控制是最精确的控制”的质疑!
有机会参见了工控网的VIP会员技术培训,会上其中一句话我始终感觉不对劲,面对各路高手,也不便讨论。
这句话就是“手动控制是最精确的控制,现场操作工的操作就是我们的程序,一个好的程序就是对操作工的操作做到完美、精确的翻译,我们工业编程的其实就是搞翻译工作的。”
如果说手动控制是最精确的,还要自动控制干吗,还要我们这些搞电气的干吗? |
|
以下是关于《最精确的控制是“手动控制”还是“自动控制”(技术讨论)》论题的回复(共606篇,分41页显示) |
这句话就是“手动控制是最精确的控制,现场操作工的操作就是我们的程序,一个好的程序就是对操作工的操作做到完美、精确的翻译,我们工业编程的其实就是搞翻译工作的。”
这句话其实理解太片面了 自动化为什么发展起来 自动化产生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适应大规模高速度的生产以及适应恶劣环境还产生的 所以一切设计的前提都是为了围绕这个主题而来 如果按照那位仁兄所说“手动控制是最精确的控制,现场操作工的操作就是我们的程序,一个好的程序就是对操作工的操作做到完美、精确的翻译,我们工业编程的其实就是搞翻译工作的。”那还要什么自动化设备呢 一台电机一个按钮一个接触器外加接上三相电 然后用大批的工人 那你认为这社会是前进了还是倒退了 所以可以看出讲这句话的人是多么的没水平
|
|
“手动控制是最精确的控制,现场操作工的操作就是我们的程序,一个好的程序就是对操作工的操作做到完美、精确的翻译,我们工业编程的其实就是搞翻译工作的。”
这句话,不是水平的问题,而是对自动化理解深度的问题,就像楼上的huoshu所理解的,自动化的发展都是“适应”和“需要”而来,什么是“适应”,什么是“需要”,通俗的理解就是“翻译”,把完美的工艺翻译成自动化的体系,才是我们电气工程师的工作和追求。
完美的工艺来自哪里?就是操作工日日夜夜的工作实践,操作工就是我们“最可爱”的质检员。他们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日积月累形成完美的工艺体系,我们把这完美的工艺体系“翻译”到自动化程序中,你所做的自动化系统才是最完美的。
机器人是“仿真”人的,PLC等自动化设备也是“仿真”操作工的,机器人永远也取代不了人,PLC也永远取代不了操作工。他们永远都是跟着人和操作工的脚步前行和发展的。
huoshu这位仁兄,像你这样水平的人,是无法理解这句话的深度的!
|
|
看了各位大虾的高见,我觉得还是自动精确
1、当一个信号源、多个输出时,只有计算机进行时时计算分析,(采集信号-处理信号-输出-反馈......),才能做到相同时时处理;
2、还有就是模拟量、比例量、PWM等、人为的电路处理,有时不能达到现场工艺需求;
|
|
巨松师傅说得非常有道理,我听到上面的讨论就像是一场辩论赛一样
|
|
个人觉得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短处,对于自动化生产来说,自动控制比较精确点;对于别的行业手动控制胜于自动控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