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对用电单位的功率因素要求高压供电压者为0.9以上,低压供电者为0.85以上,为此绝大多数的工业与民用建筑采用补偿的办法、即在低压配电室的配电母线上安装若干组电力电容器补偿供电范围内的无功功率以达到提高功率因数的目的,但对于如何正确选择电容器容量的问题上有的设计者错误认为在作施工图设计时只要根据配电变压器容量(KVA)的1/3来选取补偿容量(KVAR)就可以了。
例如当变压器容量为1600KAV时,选取电容器补偿容量为1600/3=533(KVAR)这显然是不正确的。
众所周知,从以下的功率三角形的矢量图可知要使功率因数由cos 1提高到cos 2就必须装置补偿电容器的容量为:
Qc-Q1-Q2=p(tg 1-tg 2)
式中:Qc-设置电容器补偿容量,KVAR;P-总有功计算负荷,KW;tg 1、tg 2-对应于补偿前、后cos 1、cos 2正切值,也可以通过三角函数表查了cos 及tg 的对应值。
从上述计算分析可知,电容器的无功补偿容量与用电设备的负荷性质、负荷(有功、无功)大小有关,并通过计算求得,而与变压器的容量大小并无任何关系。
近年来一种具有自愈功能且内装有放电电阻,体积小,介质损耗低,防火,可靠,安全性能高的无功补偿干式电容器已代替旧式的油浸电容器,如国产型号主要有BMMJ型,进口产品有ABB公司的CLMD型等。
CLMD型电容器更具有高容量和放电速度快的特点,单台容量可达83KVAR,放电速度可在电容器离开电源后一分钟端电压下降到50V。
无功补偿电容器在投入运行的瞬间在配电线路上会产生几十倍甚至上百倍额定电流的涌流,因此要求在配电线路上装设专用的切除电容器接触器。
这种接触器的特点是在产品内部装配有作为限制涌流和强制电容器放电的电阻,这样就能够限制涌流在电容器额定电源20倍之内和保证电容器在下次投入时其端子最大剩余电压≤50V。
目前国内有B25C-B75C、CLC型和进口ABB和UA-R型等产品可供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