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共有107本工业网络专业书籍 共14页 第6页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
|
|
|

|
《移动无线信道(原书第2版)》 <推荐> |
(0)
|
查阅付款方式 |
定价:¥138.00元 |
订购电话:010-88379766 |
发行单位:机械工业出版社 |
|

|
本书介绍移动衰减信道建模、分析和仿真的基础知识。全书共10章,主要内容分三部分:一是随机的和确定性的正弦曲线求和过程处理;二是基于随机几何的信道模型的推导和分析,以及针对单输入单输出(SISO)和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的许多类型可选频率和非可选频率移动无线信道的高精度信道仿真器的开发;三是将所开发信道模型的统计性质拟合到真实世界信道的统计性质上。本书特别适合移动无线工程师、电信工程师和在快速增长的无线和移动通信市场中为工业界或研究所工作的物理学家。本书也适合专业兴趣为处理移动无线信道问题主题的专家和专注于移动无线通信的硕士研究生。
作 者:(挪)Matthias Patzold 编著 王秋爽 等译
书 号:978-7-111-46047-3
出版日期:2014/6/24
|
|
|

|
《大数据爆炸时代的移动通信技术与应用》 <推荐> |
(0)
|
查阅付款方式 |
定价:¥49.80元 |
订购电话:010-88379766 |
发行单位:机械工业出版社 |
|

|
《大数据爆炸时代的移动通信技术与应用》紧紧围绕大数据爆炸时代的移动通信技术与应用问题展开研究,比较全面和系统地介绍了移动数据系统、基于TCP/IP的数据网络和移动应用开发等领域的相关内容。《大数据爆炸时代的移动通信技术与应用》共分为3个部分14章,第1部分为介绍与综述,主要对移动数据支撑技术、移动数据系统、宽带优化技术和降低成本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和综述;第2部分为移动网络运营商技术,主要对无线接入网络中的带宽优化技术和成本降低技术、回程和核心网络中的带宽优化技术和成本降低技术、面向消费者的数据商业化服务、面向企业的数据商业化服务和面向应用服务提供商的数据商业化服务等进行了分析;第3部分为企业及应用开发技术,涉及移动应用电源效率、移动应用带宽效率及企业移动数据问题等内容。《大数据爆炸时代的移动通信技术与应用》内容丰富,体系结构完整,内容新颖翔实,知识系统全面,行文通俗易懂,兼备知识性、系统性、可读性、实用性和指导性。《大数据爆炸时代的移动通信技术与应用》可作为移动运营商、网络运营商、应用开发人员、网络架构人员和电信管理人员的技术参考书或培训教材,也可作为高等院校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教材。
目录:
译者序
原书前言
本书结构
第1部分介绍与综述
第1章支持移动数据技术
11概述
12计算机通信网络
13IP网络
14蜂窝网络
15移动应用
第2章移动数据系统
21概述
22移动数据系统
23移动数据增长
24瓶颈在哪里
25移动数据增长对移动系统的影响
第3章宽带优化技术综述
31概述
32网络模型
33对象缓存
34对象压缩
35数据包压缩
36流共享
37内容转换
38实时传输
39速率控制
310差异化服务
第4章降低成本技术综述
41概述
42基础设施共享
43虚拟化
44整合
45信息技术在网络中的应用
第2部分移动网络运营商技术
第5章无线接入网络中的带宽优化和成本降低
51概述
52升级无线接入网络
521技术更新
522高密度无线接入网络
523多跳蜂窝网络
524箱内网络
53补充额外带宽
531家庭基站
532WiFi卸载
54带宽管理
541速率控制
542差异化服务
55非技术性方法
第6章回程和核心网络中的带宽优化和成本降低
61回程网络和核心网络综述
611回程网络技术探究
612回程网络带宽受到限制的原因
62技术更新
63流量卸载
64压缩
65转换
66缓存
67核心网络整合
68网络功能虚拟化
69配套基础设施的成本降低
第7章面向消费者的数据商业化服务
71移动网络运营商面向消费者服务的差异
72单点登录服务
73隐私服务
74内容定制服务
75基于位置的服务
76手机交易
77其他服务
第8章面向企业的数据商业化服务
81移动网络运营商面向企业服务模型
82移动网络运营商面向企业服务的差异
83缓存与内容分发服务
84面向移动的内容转换
85雾计算
86基于位置的服务
87安全管理服务
第9章面向应用服务提供商的数据商业化服务
91面向应用服务提供商的差异化服务
92缓存与内容分发
93雾计算
94信息聚合
95信息补充
96基于历史信息的方案
第3部分企业及应用开发技术
第10章移动应用概述
101移动应用解析
102移动应用类型
103多平台开发
104操作系统版本管理
105资源受限
106一般应用开发注意事项
第11章移动应用电源效率
111电量消耗模型
112工作循环
113功耗模式管理
114通信与计算群聚
115高效的资源利用
116应用软件电源效率最佳做法
1161最佳做法1:设备应用与内容最小化
1162最佳做法2:服务器端能力使用最大化
1163最佳做法3:批量处理网络请求
1164最佳做法4:应用行为自适应
1165最佳做法5:最小化屏幕亮度设计
1166最佳做法6:当前设备上下文感知
第12章移动应用带宽效率
121预加载
122通信群聚
123上下文感知通信
124离线操作
125缓存
126压缩
127通信控制的影响
128改善带宽效率的最佳做法
1281最佳做法1:提供对网络带宽使用的用户控制
1282最佳做法2:外部资源最小化
1283最佳做法3:提高请求效率
1284最佳做法4:合并数据对象
1285最佳做法5:避免低效的重定向
1286最佳做法6:交换数据的压缩与最小化
1287最佳做法7:善于使用Cookies
1288最佳做法8:使用智能缓存
1289最佳做法9:上下文感知通信
第13章企业移动数据问题
131与移动有关的企业问题
132安全问题
1321设施安全
1322数据安全
133后向兼容性
134设施问题
第14章相关主题
141M2M通信
142物联网
143参与式感知
144业务的移动性变革
145软件定义网络
146移动至上理念
147网络分析
148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中英文缩略语对照表
作 者:迪内希•钱德拉•维玛 (Dinesh Chandra Verma)
书 号:9787111523499
出版日期:2016/1/1
|
|
|

|
《基于片上去耦电容的配电网络》 <推荐> |
(0)
|
查阅付款方式 |
定价:¥120.00元 |
订购电话:010-88379766 |
发行单位:机械工业出版社 |
|

|
本书主要介绍了高性能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中配电网络的设计和研究方法,详细分析了片上电源分布网络的各个方面。针对配电系统及其相关的设计难点提出了清晰、有效的解决方法,包括电路网络建模方法和片上去耦电容布局技术。此外,对于片上配电系统的特性行为和设计方法,本书也具有深刻的见解和清晰的表述。本书专业理论性较强,由点及面,由浅入深,在科研领域和工业领域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本书不仅适用于集成电路物理设计工程师,还可作为集成电路配电网络专题研究人员及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作 者:(以色列)Renatas Jakushokas 等著 续海涛 等译
书 号:9787111449294
出版日期:2014/2/15
|
|
|

|
《物联网工程概论》 <推荐> |
(0)
|
查阅付款方式 |
定价:¥39.80元 |
订购电话:010-88379766 |
发行单位:机械工业出版社 |
|

|
本书是一本讲述物联网工程相关技术与方法的教材。全书较为全面地讲述了物联网基本知识、技术体系以及相关理论,对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如EPC和RFID技术、传感器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M2M技术等进行了详细分章讲解,同时对与物联网密切相关的云计算、智能技术、安全技术也进行了深入的论述和讨论。本书图文并茂,在写作构思和结构编排上力争为读者提供全面、系统地讲述,使读者不仅对物联网有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和认识,还能进一步地理解掌握,以达到本书的编写目标。
本书可作为物联网工程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的教材,供需要掌握物联网基础知识的高年级本科生学习和研究生选读,还可作为希望了解物联网知识的企业管理者、科研人员、高等院校教师等读者朋友的参考用书。
序
前言
第1章绪论1
11定义1
12发展概况2
13框架结构5
14标准体系7
15关键技术和难点9
16应用领域10
本章小结14
习题与思考题14
参考文献14
第2章EPC和RFID技术16
21EPC编码16
211EPC编码协议16
212EPC系统结构18
213条形码技术19
214条形码、RFID和EPC的区别20
22RFID系统21
221应答器原理21
222阅读器部分23
223RFID天线部分31
224RFID中间件42
本章小结44
习题与思考题44
参考文献44
第3章传感器技术46
31传感器基础知识46
311传感器的概念46
312传感器的作用47
313传感器的组成47
314传感器的分类48
315传感器的基本特性49
32几种常用传感器介绍50
321温度传感器51
322湿度传感器52
323超声波传感器57
324气敏传感器58
33智能传感器61
331智能传感器的基本概念61
332智能传感器的组成61
333智能传感器的功能与特点62
334基于IEEE1451的网络化智能
传感器63
335智能传感器标准体系66
336智能传感器的应用67
337智能传感器发展趋势68
34MEMS技术68
341MEMS概述68
342MEMS特点69
343MEMS应用69
344常用的MEMS传感器70
35传感器接口技术74
351传感器接口特点74
352常用传感器接口电路74
353传感器与微机接口的一般结构76
354接口电路应用实例77
本章小结78
习题与思考题78
参考文献79
第4章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80
41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81
411无线传感器网络介绍81
412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85
413传感器网络的发展87
42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技术体系88
421自组网技术88
422节点定位技术89
423时间同步技术96
424安全技术100
43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通信协议104
431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路由协议104
432无线传感器网络的MAC协议106
44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技术标准108
441IEEE 802154标准108
442ZigBee协议规范112
45多传感器网络的信息融合117
451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117
452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融合分类
模型119
本章小结121
习题与思考题121
参考文献122
第5章M2M技术123
51概述123
511M2M起源及现状123
512M2M标准化工作125
52M2M的体系结构、协议、内容127
521M2M系统架构127
522M2M关键技术128
523M2M应用模式129
524WMMP介绍130
53M2M模块132
531几种M2M模块介绍132
532华为的M2M模块——MC323133
54M2M应用138
541医疗保-健139
542电力系统143
543智能家居144
55M2M的前景和挑战146
551M2M市场的前景预测146
552当前M2M应用模式所存在的
问题147
本章小结151
习题与思考题151
参考文献151
第6章云计算技术153
61云计算简介153
611云计算的起源153
612云计算的基本概念155
613云计算的特点156
614云计算与相关技术的关系157
62云计算与物联网159
63云计算实现技术160
631云计算工作原理160
632云计算体系结构161
633云计算服务层次162
634云计算关键技术163
635云计算的派生技术167
本章小结169
习题与思考题169
参考文献169
第7章智能处理技术171
71开放复杂智能系统171
72知识的获取、表达与推理172
721知识概述172
722信息与知识获取174
723知识表示177
724知识推理177
725知识与智能涌现179
73数据库技术180
731数据库概述180
732数据模型182
733分布式数据库185
734移动数据库187
735数据仓库、数据挖掘与知识
发现187
736常见数据库产品190
74分布智能195
741分布智能概述195
742智能Agent196
743多智能Agent197
744移动Agent202
本章小结206
习题与思考题206
参考文献206
第8章物联网安全技术208
81物联网安全性概述208
811物联网的安全技术分析208
812RFID标签安全性概述210
82物联网身份识别技术210
821电子ID身份识别技术211
822个人特征的身份证明211
83基于零知识证明的识别技术213
84物联网密钥管理技术213
841对称密钥的管理214
842非对称密钥的管理215
85物联网密钥管理系统215
851密钥的分配216
852物联网密钥分配方法217
853密钥注入217
854密钥存储217
855密钥更换和密钥吊销218
86物联网密钥产生技术218
861密钥产生的硬件技术218
862密钥产生的软件技术219
87密钥的分散管理与托管219
88物联网中的消息鉴别和数字签名222
881消息一致性223
882数字签名223
883数字签名的应用例子225
89信息隐藏概述227
810信息隐藏基本原理228
811数字水印229
812物联网IP安全230
813密钥交换(IKE)协议233
本章小结234
习题与思考题235
参考文献235
第9章物联网的理论基础237
91物联网下的控制理论基础238
911经典控制理论238
912现代控制理论238
913几种常见的控制方式239
914基于网络的控制理论基础243
92信息论基础246
921信息论分类及发展246
922信息论基础247
923物联网语境下的信息论——感知
信息论250
93网络科学基础250
931研究网络科学的三个阶段250
932研究网络科学的工具和方法251
933无尺度网络和BarabasiAlbert
模型252
94CPS理论基础254
941CPS—物联网的技术内涵254
942CPS的体系结构254
943CPS发展的科学技术瓶颈分析256
95物联网关键的科学问题258
96物联网建模探究259
本章小结260
习题与思考题260
参考文献261
缩略语262
作 者:王志良 王粉花 主编
书 号:978-7-111-33805-5
出版日期:2011/5/16
|
|
|

|
《数字化工厂技术与应用》 |
(4)
|
查阅付款方式 |
定价:¥30元 |
订购电话:010-88379766 |
发行单位:机械工业出版社 |
|

|
本书介绍和阐述了数字制造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工厂技术的概念与理论;数字制造建模理论及其数字化工厂技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虚拟现实与优化仿真技术、工厂布局与规划技术、生产规划与物流仿真技术、制造过程仿真模拟技术、人机工程技术等;数字化工厂技术在制造企业中的应用;数字化工厂技术的推广应用等。
本书除了可以用于企业技术人员参考以外,同时也提供给高校和研究院所有关专业教师和研究生作为教学研究参考之用。
作 者:张浩 樊留群 马玉敏 编著
书 号:7-111-18668-0/TP278
出版日期:2006/4/1
|
|
|

|
《通信系统高电压保护》 <推荐> |
(0)
|
查阅付款方式 |
定价:¥49.00元 |
订购电话:010-88379766 |
发行单位:机械工业出版社 |
|

|
本书基于电力和通信行业的经验、现场试验结果、相关工作委员会和业界专家的建议,结合相关标准及应用实例,全面论述了高电压环境中的通信线路、设备以及人身安全保护问题。全书共分为7章,分别介绍了对高电压环境中的关键通信线路进行保护的必要性;阐述了地电位升高和影响区域概念;解释了如何运用变电站接地网、避雷器等设备消除或减小电力故障及雷击对设备的损坏,并最大限度地保障电力设备的可靠性;列举了用于关键线路的高电压保护装置;对高电压接口设备的安装和测试流程进行了规定;提出了进行高电压设备作业的安全问题等。
本书主要面向电力及通信行业从事通信运行、工程、维护等工作,关注通信线路免受电力故障和雷击影响的管理人员、工程师和技工,既可以用作专业培训教材或用于自学,也可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使用。
作 者:(美)Steven W.Blume 著时卫东 等译
书 号:978-7-111-43370-5
出版日期:2013/9/9
|
|
|

|
《WirelessHART:面向工业自动化的实时网状网络》 <推荐> |
(0)
|
查阅付款方式 |
定价:¥80.00元 |
订购电话:010-88379766 |
发行单位:机械工业出版社 |
|

|
近年来,WirelessHART的标准和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但是目前业内尚无该技术相关的指导性书籍。鉴于此,本书详细地介绍WirelessHART及无线工业自动化,是第一本关于WirelessHART工业控制应用的著作。通过阅读本书,工程师能更深入地掌握该技术,丰富其WirelessHART系统开发及产品开发经验;用户也能更全面地理解该技术及应用,有利于其在工业自动化领域采用该技术;向学术界介绍工业无线领域的潜在研究热点,有利于其拓展和提升学术研究成果。
本书理论框架严谨,内容新颖丰富、论述精辟、覆盖面广,注重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既可以作为工业自动化、计算机应用、仪器测控和传感器技术等专业人员的参考书,也可以供广大对工业过程控制和无线技术感兴趣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本书的出版必将对国内读者更深入地了解、掌握和使用WirelessHART系统以及工业无线技术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作 者:(美)Deji Chen 等著 王泉 等译
书 号:978-7-111-40815-4
出版日期:2013/1/1
|
|
|

|
《认知无线电通信与组网:原理与应用》 <推荐> |
(0)
|
查阅付款方式 |
定价:¥99.00元 |
订购电话:010-88379766 |
发行单位:机械工业出版社 |
|

|
本书紧紧围绕认知无线电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问题,以认知无线电理论、技术与应用为核心,比较全面和系统地介绍了认知无线电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实践的最新成果。全书共分为12章,分为理论、技术与应用三个部分。理论部分包括大维随机矩阵、凸优化、机器学习、博弈论等内容;技术部分包括频谱感知(基础技术、经典检测、非交换随机矩阵的假设检验)、多输入多输出(MIMO)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等内容;应用部分包括认知无线电网络和认知无线电传感器网络等内容。本书全面介绍了与认知无线电有关的基本数学工具,描述了认知无线电的基础知识,演示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诸多实例,并列出了可供课外阅读的大量参考文献。本书材料权威丰富,体系科学完整,内容新颖翔实,知识系统全面,行文通俗易懂,兼备知识性、系统性、可读性、实用性和指导性。
本书可作为无线通信运营商、网络运营商、应用开发人员、技术经理和电信管理人员的技术参考书或培训教材,也可作为高等院校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的高校本科生、研究生教材。
作 者:(美)Robert C. Qiu
书 号:9787111437413
出版日期:2013/11/4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