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制造” 格力美的小米的工匠精神 |
|
|
OFweek工控网讯 :工匠精神”是一个古朴的词汇,它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令人耳目一新。
何为“工匠精神”?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但不外乎“一丝不苟、精益求精、专注极致”等内涵,而要达到这一境界,则需做到“耐得住寂寞,受得住诱惑,克服得困难”。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部分代表委员认为,中国企业缺失“工匠精神”,主要原因是中国工业化起步晚,在工业发展的过程中过度追求速度,从而陷入了一种浮躁的状态,很多人追求的是多、快、好、省,追求的是一夜暴富,而不是脚踏实地和精益求精。
在企业家们看来,中国在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道路上,那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是全社会都必须补齐的“短板”。
董明珠的“饭局”
两会期间,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在首都大酒店潮亨苑办了一个别出心裁的“饭局”:请人品尝4勺米饭,进行“盲测”,结果用国产电饭煲煮出的米饭完胜。
据报道,这款国产电饭煲,是几百人团队进行上千次实验的结晶,每一个技术细节都凝聚着“工匠精神”的基因。当然,这款电饭煲是“格力造”。客观地看,这一场“饭局”更像一场营销秀,但是这场“饭局”背后,却是对国人出境购物热的反思。
董明珠表示,中国制造面临的问题让她感到了压力,“消费者到日本买电饭煲的事刺痛了我。我觉得中国没理由连电饭煲都做不好。”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早已成为制造业第一大国。“Made in China”随处可见,但给人的印象,似乎就是低端产品和廉价产品。商务部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境外消费1.5万亿元,其中至少7000亿至8000亿元用于购物。
在董明珠的“饭局”上,发生了一件小趣事。著名财经媒体人吴晓波说起日本小商品的设计很贴心,提到有款产品是专门切冻肉的,董明珠马上插话说:“我们已经有了新技术,零下5度肉也不会冻,拿出来直接切!”台下都哈哈大笑。
董明珠说,电饭煲和马桶盖并不是复杂的技术,为什么消费者愿意到国外买?就是因为过去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不讲诚信,欺骗了消费者,让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信誉产生了怀疑,甚至影响到整个行业,使行业形象受损。
当前,中国制造正在塑造自身的高端竞争力。董明珠认为,“工匠精神”的塑造将促进中国制造业实现质的飞跃。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工匠精神”是大工业时代精细化管理、精品制造的理念。对企业而言,产品生产全过程都应该追求完美。
美的的“大米地图”
连续两年,美的集团副总裁袁利群都在全国两会上谈一碗米饭。
去年,袁利群说,美的在多个场合煮饭请人吃,力证自己的电饭煲跟日产电饭煲煮的饭一样好吃。
今年,她把故事讲得更“细致”,为了研究出能媲美日本产品的高端电饭煲,美的技术人员一年用了两吨米,不断尝试。她希望煮这碗米饭的锅贴上“良工和匠心制造”的标签。
“美的生产电饭煲的事业部,每年要花110万元买中国消费者常见的各种品类大米,做各种测试。”袁利群说。
袁利群讲了一个故事。
有一名员工叫赵国尧,在美的12年的时间里,赵国尧一直在和电饭锅、电磁炉、高压锅、空气炸锅等厨房小家电搭档。与他最熟悉的,是电饭煲。他手机里存储着一份“大米地图”,清晰地印记着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米种的特点,含水量不同,味道也不同,匹配着这些种类大米不同的煮饭方法。
“我们一年要做出11万份数据,至少要做11万锅米饭,光是开发、品质测试就要使用70吨米饭;为了研究米饭的味道,我们会到偏远山区真正去做柴火饭,感受米的温度变化、火的火候大小,我们在云贵高原、东北平原都有独立实验室。当然,粮食一点没浪费,在不同地区实验室,试验品也变成了午饭、晚饭,我们就是一群疯狂的‘煮夫’。”赵国尧说。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到工匠精神,令人鼓舞。”袁利群说,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其实工匠有着更深远的意思。它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
袁利群认为,制造业是中国的优势产业,也是中国经济的支柱所在,中国制造企业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已经不合时宜,消费者个性化、定制化服务需求日益增长,消费行为由注重传统产品功能性和传统的服务朝着注重产品精细化、可靠性和极致体验的方向转变。
“这意味着,我们要跳出大规模制造和低成本分销,回归产品和技术创新。只有坚持做精品,坚持围绕着精准的企划、精湛的研发、精益的制造、精品的品质以及精诚的服务这五个维度,来提升品牌的形象,中国制造才能真正成为中国创造,中国品牌才能占领国际市场。”袁利群说。
小米的插线板
今年全国两会,格力和美的都围绕“大米”做文章,怎么能少得了这欢喜冤家“三剑客”的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呢?不过,雷军这次讲的不是小米手机,而是小米的插线板。
“插线板功能很简单,国内做的插线板绝对满足人 |
|
|
|
相关博客新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