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名:

密码:

个人注册

企业注册

商务申请

商务管理平台

企业管理平台

个人管理平台

我的工控博客

中国工控网www.chinakong.com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控论坛 | 经验视点 | 工控商务 | 电气手册 | 工控博客 | 招聘求职 | 网上调查 | 企业中心 | 供求信息 | 资料中心 | 工控书店

所在位置:工控论坛 -- 工业自动化网络论坛 -- 工业自动化网络论坛(非专题) -- 协议标准

中国工控网搜索:

 登陆:密码:  注册  密码

搜索:

工业自动化网络论坛(非专题)分类  

全部论题

协议标准

硬件配置

发表人:jiang19857 发表时间:2008/8/28 15:06:00  

 

 本栏论题: 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富怡仿真软驱)  [1807]

    发明专利 世界首家唯一
    富怡仿真软驱是富怡集团开发生产并拥有发明专利的一项产品,公司在4年以前就开始进行研发,并成功申请了发明专利,2年以前去的国家只是产权局颁发的发明专利证书。专利号:ZL02115102.4,国际专利主分类号:G06F13/00。
   
   
   
    行业难题 困扰人们多年
   
    在制造行业,许多工厂里拥有的一些工业设备有一个共同特点:电脑控制机器运转,应用CAD软件设计产品,并且需使用软盘来传送电脑设计好的文件到设备里。比如:绣花机、袜机、针织机、切割机、电火花机、贴片机、注塑机、绗缝机、大圆机、商标机、电脑针车、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等。
   
   
   
    这类设备的整体框架设计大都是在十几年以前,那个时候,唯一流行的标准的外存储器就是软驱和软盘,并且还有大量的10多年以来积累下来的、正在使用软盘的设备数以百万计,并且仍然是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主导产品。
   
   
   
    这些在过去您投资了几十万、上百万购买的工业设备每天都在高速运转。但是,工厂会经常有这种情形:
   
    员工1:“这个月需要再买10盒新软盘!”
   
    员工2:“这个新软盘怎么是坏的呢?”
   
    员工3:“咦,明明存进来的花版,怎么就丢了呢?”
   
    员工4:“才搁了一个星期,软盘怎么又坏啦?”
   
    员工5:“这么一大堆的软盘,我要的花版在哪一个里面?”
   
    员工6:“我的花版在U盘里,机器没办法读啊!”
   
    员工7:“我们这个是进口设备,软驱坏了要从原厂购买,很贵啊!”
   
    ……
   
    这么多的抱怨与不方便,难道没有办法了么?
   
   
   
    软盘软驱 已渐淡出市场
   
    软驱加软盘的配置,曾经是过去三十多年以来生产的机械设备的主要数据传输手段。同时,由于软驱、软盘的物理设计缺陷,也是计算机/工业设备中的易损坏、需要经常更换的部件。
   
    软盘片作为生产设备中承载数据文件的主要存储介质,因其存储量小、质量差、易损坏,更是工厂生产环节中的主要易损易耗品。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软驱作为近30年的陈旧技术,正在被当今网络的发展和U盘的普及所淘汰。在办公及家用计算机主机的配置中,软驱已基本上被淘汰出具。如今,数据输入输出最方便的便携设备当属U盘,和网络传输。
   
    而在工业及各种专业应用中,计算机作为运行各种转业CAD软件的设计主体,由于软件或工业机械设备自身的局限性,仍必须使用软盘来作为数据传输的介质。由此,在高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与工业领域机械设备之间,形成了一道鸿沟,人们不得不舍弃先进方便的U盘传输技术,忍受着使用软盘的种种麻烦与不便。
   
   
   
    想要这些设备的嵌入式电脑全部更新成可以读U盘的芯电脑控制系统,不仅成本高,而且根本无法操作,有些设备的原设计人员早已离开现在的企业,后继的研发人员可能连那些指令都无法读懂,即使去做更新改造,所需耗费的时间与成本也会非常之巨。这是电脑的工业应用比电脑行业的技术往往要落后20年的一个铁证和实例。这些设备的制造日期从10多年以前到现在的都有,并且可能在5年之内,有些厂家还会继续生产、销售带有软驱接口的机器。
   
   
   
    世界上知名的软驱与软盘生产工厂已经停产。现存的一些小规模生产厂,也再无力进行严格的生产与质量控制,市面现有的软盘软驱通常质量都较差。对一些使用特种软驱(与电脑软盘不能通用的软驱)的机器设备来说,购买原装软驱成本奇高,更多据称是可以达到一样功能的软驱,大多是翻新、拆机的旧软驱,或经过改造的普通软驱。这些软驱使用起来出错率高、兼容性差、使用寿命短。
   
    软驱与软盘,已像工厂围桶上的一条短板,成为工厂整个生产管理中最薄弱,需不断投资更换的部件。
   
   
   
    比尔盖茨先生早在2004年,看到U盘的性能与发展势头,在一次WinHEC大会中指出:“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想这是第一次我可以说:‘软盘已经死了’。”
   
   
   
    尽管现在软盘“死而未僵”,但人们可以看到,软盘与软驱被市场淘汰是迟早的事情。软盘,即将成为计算机博物馆的“文物”。富怡“仿真软驱(U盘驱动器)”的出现,将正式标志着软盘时代的寿终正寝,和U盘、网络传输时代繁荣昌盛的开始。
   
   
   
    U盘传输 实现设备升级
   
    使用“富怡仿真软驱”,轻松实现设备改造升级,使用U盘,避免软盘困扰!
   
    富怡数字仿真软驱的问世给广大拥有“读软驱”的生产企业带来了福音,不用对原来的机器做任何改动,它直接安装在原来3.5寸软驱原来的位置上,继续使用原有的电缆,并且安装接口与原机器软驱接口一模一样。用户可以将编程数据从CAD电脑直接输出到U盘。然后,用U盘来作为传送媒介,直接插到安装在机器设备的仿真软驱上,U盘上的生产数据文件就会通过软驱接口进入数控设备中。原来的机器完全可以按照原来读软盘的方式操作,从U盘中读取数据。
   
   
   
    仿真软驱可以同时具备USB和网络两种接口,对于数控设备台数较多的企业,使用网络接口,即可实现工业现场总线联网,将计算机设计的数据文件直接传输到每台生产设备上,进而实现数控设备的网络化管理。能够为个体和群体设备使用者提供的极大的灵活性,为企业的近期和长远的发展提供最优性能和最佳的解决方案。
   
   
   
   

以下是关于《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富怡仿真软驱)》论题的回复(共2篇)

回复人:cn18show 

 回复时间:2009/9/22 8:54:00

支持(340) | 反对(282)

 

    易展成立五周年,50万回馈新老客户!易展旗下有仪表展览网,电子展览网,工控展览网、环保及易展国际等24个行业网站。活动官方网站:http://www.18show.cn/5/?m=189

回复人:杭州双翌 

 回复时间:2017/6/28 13:59:00

支持(475) | 反对(251)

 

    杭州双翌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宋永辉 (YongHui Song) Maketing Manager
    TEL: 0571-28350143 FAX: 0571-88315242
    Add: 杭州市西湖区文三路249号联强大厦A座421室
    Web:www.shuangyi-tech.com
    Mobile: (+86) 135-8847-3224
    欢迎来电咨询

如果要回复本栏论题,请首先中国工控网www.chinakong.com

·如果你已经是中国工控网www.chinakong.com成员,请直接登录。

·如果你还不是中国工控网www.chinakong.com成员,请首先注册,注册为免费!

注册名:

密  码:

           注册中国工控网www.chinakong.com
           忘记密码

关闭该窗口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项目     广告联系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意见反馈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2023-2025 中国工控网(www.chinakong.com)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657号

管理员信箱:chinakong98@163.com  服务热线:13525974529

洛阳博德工控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    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