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名:

密码:

个人注册

企业注册

商务申请

商务管理平台

企业管理平台

个人管理平台

我的工控博客

中国工控网www.chinakong.com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控论坛 | 经验视点 | 工控商务 | 电气手册 | 工控博客 | 招聘求职 | 网上调查 | 企业中心 | 供求信息 | 资料中心 | 工控书店

所在位置:工控论坛 -- 行业技术论坛 -- 行业技术论坛(非专题) -- 工艺技术

中国工控网搜索:

 登陆:密码:  注册  密码

搜索:

行业技术论坛(非专题)分类  

全部论题

工艺技术

行业标准

机械装备

技术经验

发表人:索雷小鱼 发表时间:2025/10/29 10:24:00  

 

 本栏论题: 循环水泵泵轴磨损修复案例  [7]

    
    关键词:循环水泵泵轴磨损、在线修复、碳纳米聚合物材料
    一、循环水泵泵轴磨损基本情况
    本次修复的循环水泵型号为SKS500-615/6,作为工业循环水系统的关键设备,其运行参数与磨损状态直接决定修复工艺的选择:
    设备转速:980r/min(中速运行,对轴颈配合精度要求较高);
    磨损部位:泵轴轴颈,原始设计尺寸为80mm;
    磨损程度:经现场检测,轴颈磨损深度达2-3mm,属于中度偏严重磨损,若继续运行会导致轴承配合间隙过大,引发振动、异响甚至轴系卡死故障。
    二、传统修复工艺的局限性分析
    针对泵轴轴颈磨损问题,传统修复工艺主要包括 “拆卸后补焊机加工” 与 “电刷镀修复”,但结合本次磨损情况与设备运行需求,两种工艺均存在明显短板:
    1. 拆卸后补焊机加工工艺
    该工艺是传统轴类修复中应用较广的方式,核心逻辑是通过焊接填补磨损部位,再通过机加工恢复轴颈原始尺寸,其优势在于修复精度较高,可满足常规配合要求。但针对本次修复场景,其局限性尤为突出:
    热应力风险高:补焊过程中会产生高温,导致泵轴局部受热不均,易形成应力集中,甚至引发轴体弯曲变形;若轴体材质为合金钢等敏感材料,还可能在后续运行中出现裂纹,严重时导致轴体断裂,埋下安全隐患;
    停机成本高:修复需将泵轴从设备上完全拆卸,再转运至机加工车间,整个过程至少需要数天时间,对于连续生产的工业企业而言,长时间停机将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适用性受限:对于大型轴类或拆卸难度大的设备,该工艺的实施难度与成本会进一步增加,本次 SKS500-615/6 型水泵泵轴拆卸需配套大型吊装设备,操作复杂且风险高。
    2. 电刷镀修复工艺
    电刷镀工艺的核心优势是可实现在线修复(无需完全拆卸轴体),通过电极在轴颈表面沉积金属镀层,填补磨损间隙。但该工艺的短板对本次修复场景形成 “致命限制”:
    镀层厚度受限:电刷镀的金属镀层厚度存在严格上限,常规情况下单次镀层厚度需控制在0.2mm 以内,若磨损深度超过 0.2mm,需多次重复镀覆,导致修复效率成倍下降;
    使用寿命短:当镀层厚度超过 0.2mm 时,镀层与轴体的结合强度会显著降低,在 980r/min 的转速下,镀层易出现脱落、剥落问题,无法满足长期稳定运行需求;
    无法适配本次磨损:本次泵轴磨损深度达 2-3mm,远超电刷镀工艺的有效修复范围,若强行使用该工艺,不仅修复周期长,还会导致修复后短期内再次出现磨损故障,属于 “无效修复”。
    三、索雷碳纳米聚合物材料技术的修复优势与实施过程
    鉴于传统工艺的局限性,该企业最终选择索雷碳纳米聚合物材料技术,结合《索雷工装修复工艺》实现泵轴磨损的在线快速修复。该技术以碳纳米聚合物材料为核心,利用材料优异的机械强度、粘结性能与抗磨损特性,针对性解决轴类磨损问题,其核心优势与修复过程如下:
    1、 索雷碳纳米聚合物材料技术的核心优势
    (1)在线修复,无需拆卸:修复过程无需将泵轴从设备上拆卸,仅需对磨损部位进行局部清理即可施工,大幅缩短停机时间;
    (2)无热应力风险:修复过程全程常温操作,不会产生高温热应力,避免轴体弯曲、裂纹等二次损伤,保障轴体原始机械性能;
    (3)修复效率高:材料固化速度快,配合标准化施工流程,可实现短时间内完成修复;
    (4)综合成本低:无需大型设备吊装、无需机加工车间配合,修复材料与人工成本远低于传统工艺,同时大幅减少停机损失;
    (5)使用寿命有保障:碳纳米聚合物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磨性、抗冲击性与粘结强度,修复后轴颈表面硬度与配合精度可满足设备长期运行需求,甚至优于原始轴体的部分性能。
    本次修复严格按照《索雷工装修复工艺》执行,全程仅用2 小时即完成所有工序,具体步骤如下:
   
    此次修复得到企业高度认可,不仅解决了泵轴磨损的紧急故障,还为企业后续设备维修维护提供了新的技术方向,有效降低了设备全生命周期的运维成本。

如果要回复本栏论题,请首先中国工控网www.chinakong.com

·如果你已经是中国工控网www.chinakong.com成员,请直接登录。

·如果你还不是中国工控网www.chinakong.com成员,请首先注册,注册为免费!

注册名:

密  码:

           注册中国工控网www.chinakong.com
           忘记密码

关闭该窗口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项目     广告联系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意见反馈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2023-2025 中国工控网(www.chinakong.com)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657号

管理员信箱:chinakong98@163.com  服务热线:13525974529

洛阳博德工控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    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