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高压电机轴承位磨损、在线修复、碳纳米聚合物材料
某矿用吸水泵高压电机净重近十吨,安装于地下 500 米处的中央泵房,更棘手的是,泵房采用阶梯式结构设计,且内部未铺设运输轨道。这一特殊环境给维修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一方面,已知的大型机械起吊设备因体积庞大、操作空间受限,根本无法在狭小的矿洞中施展作业,导致电机简单的拆卸与移出泵房都成为难以实现的目标;另一方面,企业为保障矿山生产连续性,对维修时间提出了严格要求,需要在短时间内恢复电机完好状态。
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维修思路陷入僵局。众多电机维修单位乃至高压电机生产企业对该故障进行评估后,均表示受限于现场环境与维修时间,无法实现在线更换与维修。若强行采用传统拆解维修方式,不仅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搭建临时运输与起吊设施,还可能因维修周期过长导致泵房排水中断,引发矿井积水等安全隐患,企业面临着 “修复无门” 的困境。
就在企业一筹莫展之际,领导团队了解到索雷碳纳米聚合物材料技术在设备磨损修复领域的优异表现。该技术与传统焊接修复、更换部件等方式相比,具有多项不可替代的优势:
首先,无热应力影响。在修复过程中不会产生焊接热应力,有效避免了传统焊接修复可能导致的金属材质性能改变、部件变形等问题,最大程度保障了电机轴等核心部件的原有性能与精度。
其次,操作便捷灵活。修复操作过程简单方便,不受现场复杂环境的限制,无需依赖特定的大型设备仪器,仅需少量专用工具即可开展作业,尤其适合矿井泵房这种狭小、特殊的工况场景。
再者,易于掌握推广。技术操作流程相对简洁,维修人员经过短期培训即可熟练掌握,无需依赖经验丰富的高端技术人才,降低了企业对维修团队的技术要求。
最后,修复成本较低。与更换全新电机轴承位部件或整体维修相比,索雷碳纳米聚合物材料的采购成本与维修人工成本更低,能在保证修复质量的前提下,为企业大幅节省维修开支。
综合考量技术优势与现场工况适配性后,企业果断决定采用索雷碳纳米聚合物材料技术,对矿井吸水泵高压电机轴承位磨损问题进行现场修复。
为确保修复工作精准、高效推进,维修团队在采用索雷碳纳米聚合物材料技术时,严格遵循以下步骤开展作业:
1、高压电机轴承位表面打磨
2、涂覆SD7104材料
3、安装工装
4、修复后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