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真空压榨辊轴承位磨损、在线修复、碳纳米聚合物材料
一、真空压榨辊轴承位磨损原因深度剖析
结合此次故障设备的实际情况,经过索雷工程师与企业设备处主任的深入探讨,总结出导致真空压榨辊轴承位磨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每一点都与设备的工作特性、运行状态密切相关。
(一)工作温度高引发的连锁磨损反应
真空压榨辊轴承位在正常生产运行中,轴承处于密封环境,这一特殊的工作环境使得轴承的正常运行温度相对较高。持续的高温会导致轴承的各个构件受热膨胀,构件之间的配合间隙发生变化,同时也更容易使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物料侵入并附着在轴承内部。物料的附着会直接造成轴承滚动体运行阻力增大,滚动体在高速运转过程中与滚道表面的摩擦加剧,长期如此,滚动体表面会逐渐出现小麻点或坑状剥落现象。而剥落的金属碎屑又会附着在滚道表面上,进一步破坏滚道表面的光滑度,导致滚道表面粗糙,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加速轴承位的磨损。
(二)湿气与纸毛侵入导致润滑失效
真空压榨辊的核心功能之一是吸收纸张水分,这就使得设备运行环境中湿气较大。同时,在生产过程中,若轴承密封不严,飞溅的纸毛会轻易侵入轴承内部。这些侵入的纸毛和湿气混合在一起,形成难以清除的杂质,并且无法通过常规方式有效清除。当这些杂质进入滚珠区域后,会严重破坏轴承的润滑环境,导致轴承润滑效果大幅下降。润滑不足会使滚柱运行阻力显著增大,滚柱与轴承内圈的摩擦变得异常剧烈,摩擦产生的大量热量会使内圈受热膨胀,进而导致轴承内圈与轴颈之间出现间隙。间隙的产生会进一步加剧两者之间的相对摩擦,最终造成轴承位的严重磨损。
(三)长期运行导致金属疲劳与预紧力不足
设备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轴承及轴承位作为核心传动部件,由于金属本身具有疲劳特性,在长期的交变载荷作用下,会逐渐出现一定程度的疲劳变形。这种疲劳变形会直接影响轴承内圈在安装时的过盈量,原本设计好的过盈配合无法得到保证,导致轴承内圈与轴颈之间的预紧力量不足。预紧力不足使得轴承内圈在设备运转过程中无法与轴颈保持稳定的相对位置,容易出现相对转动现象。这种相对转动会产生持续的摩擦磨损,不断侵蚀轴承位表面,最终造成轴承位的磨损,影响设备的正常传动精度和稳定性。
二、故障设备关键参数与修复紧迫性
此次出现轴承位磨损故障的真空压榨辊,其关键设备参数如下:主轴轴径为Ф630mm,锥度为 1:12,所配备的轴承型号为 230/630KYMBW906AC3,经专业检测,轴承位磨损深度单边已达 0.50mm。这一磨损程度已严重超出设备正常运行的允许范围,若不及时进行修复,会进一步加剧设备的损坏,可能导致真空压榨辊无法正常工作,进而造成整条生产线停机。
然而,该设备面临着严峻的修复困境:一方面,设备不具备现场拆卸条件,若强行进行现场拆卸,不仅操作难度极大,还可能对设备其他部件造成不必要的损坏;另一方面,若采用传统的拆卸离线维修方式,维修周期长,期间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会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进度,对企业的整体效益造成巨大冲击。在此背景下,如何在保证修复质量与效果的前提下,快速完成轴承位磨损修复工作,成为企业解决的难题。
三、索雷碳纳米聚合物材料应用技术修复全过程
在企业面临修复困境时,索雷碳纳米聚合物材料技术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全新思路。相关领导在了解到该技术能够在保证使用质量与效果的前提下,无需整体拆卸设备且最快可在八小时内完成修复工作后,果断决定在停机检修时采用该技术进行现场快速修复。具体修复步骤如下:
1、真空压榨辊轴承位磨损
2、烤油处理
3、打磨处理
4、安装工装
5、修复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