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烘缸轴颈磨损、轴头磨损、轴维修、碳纳米聚合物材料
烘缸轴颈磨损核心原因解析
1. 润滑问题。由于烘缸本身的温度很高,稀油润滑能够及时有效的将轴承产生的热量及时带走,所以轴承不易发热。一旦润滑系统出现故障,将会短时间内轴承温度大幅度升高,造成轴承抱死,进而导致轴承位的磨损。
2. 预紧力问题。所说的预紧力指轴承紧固到位后锁母能否长时间保持不松动,一旦运行中锁母端面与轴承内圈产生间隙,轴承就失去了轴向的预紧力,轴承内圈与轴承位的配合面很容易产生松动,进而跑内圈,导致轴承位出现磨损。
3. 轴承安装问题。无论采取液压螺母压紧还是大锤砸紧的安装方式,安装时一定要测量轴承的游隙,它是衡量轴承安装是否到位的重要凭据,盲目的安装,容易导致游隙过大或者过小,对后期的运行都存在一个隐患。
4. 金属疲劳问题。所有的金属都具有一定的疲劳性,设备长时间运转,金属必然出现正常的疲劳性损耗,这种情况是无法进行改变的,因此要做好只能定期巡检必要时进行零部件的更换。
烘缸轴颈磨损维修案例:
某造纸企业烘缸在运行中出现轴颈严重磨损故障,经现场检测:轴承位设计直径 170mm,实际磨损后最大直径偏差达 30mm,且轴颈区域温度最高升至 175℃,远超正常运行范围。此前企业为应急恢复生产,采用 “镶嵌非标准轴套” 与 “补焊” 的临时修复方案,但因轴套适配性差、补焊后金属应力集中,不仅未解决根本问题,反而加剧了轴颈磨损,最终导致纸机频繁停机,严重影响生产进度。
为彻底解决故障,企业委托索雷技术团队介入维修。工程师结合现场工况、设备参数及前期修复问题,制定针对性方案:采用索雷碳纳米聚合物材料,配合 “索雷工装工艺” 实施现场修复 —— 采用的材料具备优异的耐高温性与金属结合强度,通过定制工装确保修复后轴承位尺寸精度,同时避免传统补焊的热应力损伤。
整个修复过程仅耗时6 小时,无需对烘缸进行整体拆卸,修复后轴颈配合面公差符合设备要求,设备重启后运行稳定,温度控制在正常范围,彻底解决了因轴颈磨损导致的长期停产问题,为企业减少了大量经济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