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名:

密码:

个人注册

企业注册

商务申请

商务管理平台

企业管理平台

个人管理平台

我的工控博客

中国工控网www.chinakong.com

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控论坛 | 经验视点 | 工控商务 | 电气手册 | 工控博客 | 招聘求职 | 网上调查 | 企业中心 | 供求信息 | 资料中心 | 工控书店

所在位置:工控论坛 -- 行业技术论坛 -- 玻璃论坛 -- 技术经验

中国工控网搜索:

 登陆:密码:  注册  密码

搜索:

发表人:doulao 发表时间:2011/1/15 14:59:00  

 

 本栏论题: 玻璃中的应力一般可分为几类?  [2428]

    在生产过程中,玻璃制品经受激烈的、不均匀的温度变化,会产生热应力。这种热应力能降低玻璃制品的强度和热稳定性。热成型的制品若不经退火令其自然冷却,则在冷却、存放、使用、加工过程中会产生炸裂。
    退火就是消除或减少玻璃制品中的热应力至允许值的热处理过程。薄壁制品 ( 如灯泡等 ) 和玻璃纤维在成型后由于热应力很小,除适当地控制冷却速度外,一般都不再进行退火。若玻璃表面层具有有规律的、均匀分布的压应力就能提高玻璃的强度和热稳定性。玻璃的淬火增强就是应用这一原理。
   
    玻璃中的应力一般可分为三类:热应力、结构应力及机械应力。
   
    玻璃中的热应力是由于玻璃中存在温差而产生的应力,按其产生的特点可分为暂时应力和永久应力两类。
   
    1 .暂时应力
   
    在温度低于应变点时,处于弹性变形温度范围内 ( 即脆性状态 ) 的玻璃在经受不均匀的温度变化时所产生的热应力,随温度梯度的存在而存在,随温度梯度的消失而消失,这种应力称为暂时应力。
   
    把温度低于应变点以下的、无应力的玻璃板进行双面均匀自然冷却,则玻璃表面层的温度急剧下降,由于玻璃的导热系数低,故内层冷却缓慢,由此在玻璃内部产生了温度梯度,沿厚度方向的温度场分布呈抛物线形。
   
    玻璃在冷却过程中处于较低温度的外层收缩量应大于内层,但由于受到内层的阻碍而不能收缩到正常收缩量,所以外层产生了张应力,内层处于压缩状态而产生了压应力。这时玻璃厚度方向的应力分布是外层为张应力,内层为压应力,其应力分布呈抛物线形。在玻璃中间的某层,压应力和张应力大小相等,应力方向相反,相互抵消,该层应力为零,称中性层。
   
    玻璃继续冷却,当表面层冷却到室温后,表面温度不再下降,其体积也不再收缩,但内层温度高于外层,它将继续降温收缩,这样外层开始受到内层的拉引而产生压应力,此部分应力将部分抵消冷却开始时所受到的张应力,而内层收缩时受到外层的拉伸呈张应力,将部分抵消冷却开始时的压应力。随着内层温度不断下降,外层的张应力和内层的压应力不断相互抵消,当内外层温度一致时,玻璃中不再存在应力.反之,若玻璃板由室温开始加热,直到应变点以下某温度保温时,其温度变化曲线与应力变化曲线恰与上述相反。
   
    暂时应力虽然随温度梯度的消失而消失,但其应力值应严加控制,若超过了玻璃的抗张强度的极限,玻璃会发生炸裂。通常应用这一现象以骤冷的方法来切割玻璃制品及玻璃管、玻璃棒等。
   
    2 .永久应力
   
    当玻璃内外温度相等时所残留的热应力称永久应力。
   
    将一块玻璃板加热到高于玻璃应变点以上的某一温度,待均热后板两面均匀自然冷却,经一定时间后玻璃中温度场呈抛物线分布。玻璃外层为张应力而内层为压应力,由于应变点以上的玻璃具有粘弹性,即此时的玻璃为可塑状态,在受力后可以产生位移和变形,使由温度梯度所产生的内应力消除。这个过程称为应力松弛过程,这时的玻璃内外层虽存在着温度梯度但不存在应力。当玻璃冷却到应变点以下,玻璃已成为弹性体,以后的降温与应力变化与前述的产生暂时应力的情况相同,待冷却到室温时虽然消除了应变点以下产生的应力,但不能消除应变点以上所产生的应力,此时,应力方向恰相反,即表面为压应力,内部为张应力,这种应力为永久应力。
   
    3 .玻璃中的结构应力
   
    玻璃因化学组成不均导致结构上的不均而产生的应力称结构应力。它是属于永久应力,玻璃即使经退火也不能消除这种应力。玻璃中的成分不均体,其热膨胀系数与主体玻璃不相同,因而主体玻璃与不均体的收缩、膨胀量也不相同,在其界面上产生了应力,所以,退火也不能消除这类应力。例如,当玻璃中存在结石、条纹和节瘤时,就会在这些缺陷的界面上引起应力。
   
    4 .机械应力
   
    由外力作用在玻璃上引起的应力,当外力除去时该应力随之消失,此应力称机械应力。在生产过程中,若对玻璃制品施加过大的机械力也会使玻璃制品破裂。

以下是关于《玻璃中的应力一般可分为几类?》论题的回复(共1篇)

回复人:寂寞的风铃 

 回复时间:2011/4/13 13:53:00

支持(378) | 反对(458)

 

    不错,学习一下
   

如果要回复本栏论题,请首先中国工控网www.chinakong.com

·如果你已经是中国工控网www.chinakong.com成员,请直接登录。

·如果你还不是中国工控网www.chinakong.com成员,请首先注册,注册为免费!

注册名:

密  码:

           注册中国工控网www.chinakong.com
           忘记密码

关闭该窗口

关于我们     免责声明     服务项目     广告联系     友情链接     联系方式     意见反馈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2023-2025 中国工控网(www.chinakong.com) 版权所有 豫ICP备17046657号

管理员信箱:chinakong98@163.com  服务热线:13525974529

洛阳博德工控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    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