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玻璃在浮法生产中的应用及经济分析
孙保华
山东德州晶华集团振华有限公司 山东 德州 253007
摘要:本文从碎玻璃的来源、碎玻璃中污染物类型及污染途径进行了论述,提出了控制碎玻璃质量的方法,并论述了对外购碎玻璃的处理方法以及使用外购碎玻璃的必要性和意义。
关键词:碎玻璃质量处理方法经济分析
碎玻璃是玻璃生产的必然产物,也是一种不可缺少的玻璃原料。碎玻璃与配合料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后加入熔窑,能起到助熔作用,也有利于澄清和均化。碎玻璃的使用以工厂自给为原则,在浮法玻璃生产中一般碎玻璃比例在20%左右。近年来,我国浮法玻璃工艺技术发展较快,浮法玻璃质量有很大提高,成品率也比较高,工厂自身产生的碎玻璃难以满足生产的需要,为保持一定的碎玻璃比例,需外购碎玻璃补充。如果外购碎玻璃质量得不到有效控制,就会影响到玻璃的熔化,使玻璃质量下降。因此,从工艺控制角度讲,加强碎玻璃质量控制,把碎玻璃当作一种原料来管理,不但可以避免对玻璃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会起到降低重油消耗、提高玻璃产量、延长熔窑使用寿命等作用。
1碎玻璃对浮法玻璃质量的影响
1.1碎玻璃的来源
在浮法玻璃生产过程中,碎玻璃的来源主要有:一是生产过程中的不合格品;二是边部切除掉的下料;三是冷修放料时获得的玻璃碎块;四是本厂仓库贮存或另裁时产生的碎玻璃;五是从社会上回收的碎玻璃。为了保证浮法玻璃成分的稳定性,以使用本厂自身产生的碎玻璃最佳,非特殊情况不使用外来的碎玻璃。
1.2碎玻璃中污染物的类型及污染途径
碎玻璃中污染物可以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难熔物质,如石块、混凝土块、砖块、泥块、耐火材料废渣等,进入熔窑后难以熔化,会在玻璃板面中产生夹杂物;第二类是还原性物质,如灰尘、铁质、木条、废纸、油污、生活垃圾等,随碎玻璃进入熔窑后会使玻璃还原性增加。
碎玻璃的污染途径:碎玻璃在搅碎过程中产生的机械铁杂质;从过渡辊台或退火窑中扒出的碎玻璃会被油污、灰尘、锡液等污染;熔窑发生跑料质量事故时玻璃中的大夹杂物;装箱工序中产生的废纸。木块、铁钉、生活垃圾等进入碎玻璃回收系统,碎玻璃在室外堆场贮存过程中会受到灰尘等的污染。如果堆场地面质量较差,在装卸过程中会引人混凝土块杂质。整架旧玻璃在摔入碎玻璃堆场时掉落的防酶纸以及铁架上剥落的铁锈。倒运碎玻璃车辆带人的泥土等。
外购碎玻璃在收集、贮存、运输过程中可能会混入混凝土块、砖块、泥块、石块、砂粒、泥土、煤粉、金属条、木条、纸等杂质;或混有颜色玻璃、平拉玻璃、压延玻璃、酒瓶等与本厂玻璃成分相差较大杂质玻璃。
1.3碎玻璃的质量控制
1.3.1碎玻璃的块度
碎玻璃作为浮法玻璃生产的一种必须原料,要求具有一定的块度。无论是生产中产生的碎玻璃还是外购碎玻璃,在使用前都要达到一定的块度要求。因为过大块度的碎玻璃在配合料中分布不均匀,会对熔化均化造成影响。但如果碎玻璃块度过小或成为碎玻璃粉,由于比表面积大,吸附气体多,对玻璃液的澄清不利。实践还证明,过细的碎玻璃在输送过程中会产生非常大的粉尘,污染环境,严重影响职工的身体健康;在熔化过程中,纯碱将优先与碎玻璃反应,使石英砂溶解困难,影响正常熔制过程。因此,在浮法玻璃生产中比较合适的碎玻璃块度为20~50mm之间。
1.3.2碎玻璃的比例
在配合料中加入碎玻璃后会加速配合料的熔化,提高玻璃的熔化率,碎玻璃越多玻璃的熔融时间越短。从碎玻璃对玻璃澄清和均化过程的影响来看,当碎玻璃加人比例在30%~50%时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气泡数量。但是如果继续增加碎玻璃比例,对澄清的效果会适得其反,因为过多的碎玻璃会造成整个配合料的气体率下降。过多的碎玻璃还会破坏玻璃结构的均匀性,降低玻璃的强度。实践证明,浮法玻璃配合料中碎玻璃比例一般为20%左右,生产制镜级玻璃时碎玻璃用量不能低于20%。为了保证玻璃生产的稳定性,不得随意调整碎玻璃比例,需要调整时每次调整幅度不得超过2%。
1.3.3碎玻璃的使用管理
为了保证碎玻璃使用后对玻璃质量不会造成影响,必须加强碎玻璃的管理和质量控制,被污染的碎玻璃一定要单独堆放,经处理合格后方可使用。对装箱工序要严加管理,避免碎玻璃中混人废纸、生活垃圾等。贮存时间较长的碎玻璃,如果表面灰尘较多一定要慎重使用。
倒运碎玻璃必须使用专用车辆,进入工作现场的车辆必须保持清洁,尤其是轮胎、车厢外壁不得带有泥土等杂质,必要时进行清洗。堆场周围保持干净,严禁有水泥、砂子、煤粉、耐火材料等物品。
使用外购碎玻璃时更应加大控制力度,要制定碎玻璃质量验收标准。对于外购碎玻璃,进厂后要单独存放,必须经过严格处理后使用。
2外购碎玻璃的处理方法
近几年,浮法玻璃生产工艺技术日益成熟,玻璃质量逐步提高,成品率较以往也有较大提高。同时由于玻璃市场竞争激烈,要求玻璃生产企业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