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现场总线”这一名词的出现,已有十六、七年历史了。现场总线是连接工业现场设备和控制室系统的全数字、双向、多站通信线路。在过程控制领域内,它就是从控制室延伸到现场测量仪表、变送器和执行机构的数字通信总线。它取代了传统模拟仪表单一的4-20mA传输信号,实现了现场设备与控制室设备间的双向、多信息交换... |
查看全文>> |
|
控制系统一般由五部分组成,即通讯网络、控制器、人机接口站、I/O、编程和系统组态工具。本文将就这五部分分别进行分析探讨,着重点放在信息和控制网络的一体化和互用性上... |
查看全文>> |
|
以太网是当今现有局域网采用的最通用的通信协议标准。该标准定义了在局域网(LAN)中采用的电缆类型和信号处理方法... |
查看全文>> |
|
MAP和TOP均遵从OSI参考模型,但由于它们的侧重点不同,因此,在支撑环节和应用服务方面略有差异,图5.2示意了MAP3.0和TOP3.0版本的层次结构和各层提供的服务。MAP/TOP3.0版本于1987年公布,并声称短期内不会有改动,因此,下面的描述将围绕该模型而进行... |
查看全文>> |
|
OSI参考模型之目的,是为协调系统互连标准的开展提供于一个共同基础,而不是现有计算通信网络体系结构的一个集合;它将引导计算机网络和数据通信系统工程产品的发展,并对技术的发展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
查看全文>> |
|
ASI (Actuator-Sensor-Interface)即执行器-传感器-接口总线系统,是一种在控制器(主站)和执行器/传感器(从站)之间双向交换信息的数据总线。它属于现场总线下面设备级的底层通信网络系统。一个ASI总线系统通过它主站中的网关可以和多种现场总线(如Profibus, Lonworks等)想连接。ASI总线主要用于具有开关量特征的传感器和执行器系统中。结构原理如图1示... |
查看全文>> |
|
AB公司的DeviceNet,TURCK公司的Sensoplex,Honeywell公司的SDS,Phoenix公司的InterBus-S,以及Seriplex,ASI等。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现场总线的协议逐渐趋于统一,针对制造业自动化,DeviceNet在北美和日本用的比较普遍,PROFIBUS-DP在欧洲用的比较普遍... |
查看全文>> |
|
协议就是对计算机之间连接的信息格式、能被收/发双方接受的传送信息内容的一组定义。协议有“多层”结构,高层协议如IPX或TCP/IP负责点到点传送信息包,较低层协议如Optimation公司的OptiLogic协议提供专门的信息和命令允许系统操作... |
查看全文>> |
|
|